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策划:那个叫王菲的时代 华语乐坛最高职业水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1日07:45  新浪娱乐
策划:那个叫王菲的时代华语乐坛最高职业水准

王菲2010复出巡演海报

策划:那个叫王菲的时代华语乐坛最高职业水准

1996年,王菲发表了距离主流乐坛最远的专辑《浮躁》,这是一张不属于香港流行乐序列的唱片,销量不高,但好

策划:那个叫王菲的时代华语乐坛最高职业水准

1997-2000年,《王菲》《唱游》《只爱陌生人》《寓言》四张专辑构成了王菲居天后之位时的专辑基调

  刘阳子/文

  张亚东在一次采访里这样说:“以前我给王菲录音的时候,好多歌都是一遍唱完就走了,根本就不要接,不要补,不要修。……现在很多歌手往往一首歌要录20遍,然后我要去把音调准,一个字一个字地拼出最好的效果,这简直就是折磨。”

  十几年来,录音技术突飞猛进,歌手的准入门槛一再降低,但即使在做职业歌手是要坐上天赋和运气铸就的通天梯的时代,王菲的能力也是一个标杆。2003年出版最后一张录音室专辑《将爱》随后退役的王菲,代表了90年代华语流行乐歌手的最高职业水准。她的嗓音音色极美,亮丽饱满,唱法上既学到了欧美另类流行歌手的高超技巧,又并无夸张邀功,时时带着自然而然的天赋异禀。

  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王菲和那英合唱的《相约98》,让当时的很多中年人惊呼“王菲唱的真好”。他们对流行音乐无感,对人声的听觉标准来自郭兰英和李谷一,却惊讶地发现,“港台歌手”王菲的歌唱水平不在她们之下。

  其时,王菲正在准备她即将发布的专辑《唱游》,同年10月,脸部一抹晒伤妆的王菲铺满大街小巷,这一正面头像成为王菲最为人所知的logo级标志。销量和评论界的双丰收,也让王菲从此登上“天后”地位。

  王菲何以成为“天后”?是因为她具有超乎时代的独特之处。要描述她的独特,则需要以时代作为参照物。

  1、王菲出现之时

  王菲出道时的艺名是王靖雯,与此对应的英文名是Shirley,“大陆妹”王菲被取了一套附庸风雅的艺名,是为了尽力接近香港听众的趣味。“Shirley”也是当时大姐大之一关淑怡的名字,1989年的香港听众,心中最爱是关淑怡、周慧敏林忆莲

  关、周等人是香港女歌手的翘楚,如今借助MP3,我们不用去淘弄旧唱片,也可以立即听到关淑怡温醇绵厚的声音。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香港主流流行乐,尤其是女声流行乐,在制作时,会把人声的地位置于音乐性之前。王菲前三张唱片《王靖雯》、《Everything》和《You’re the only one》的目标,就是让拥有一副好嗓子的王菲,在声音表现上尽量接近关、周的水平,在审美习惯上讨好主流听众,以期得到听众的承认。

  王菲的唱功得到了部分香港观众的好评,但“大陆妹”的标签成为她被港人接受的阻碍。尽管《无奈那天》、《仍是旧句子》放在今天仍然耳熟能详,《You’re the only one》等曲目也表现了她的爆发力,但很少有港人愿意直陈,自己喜欢一个粤语发音还不准确的北京小妹。

  1992年,已出版三张专辑的王菲决定暂别歌坛,去美国读书,一个主要原因是新上任的新艺宝唱片公司老板是一个与其性格完全不和的印度人。“唱得不开心我就不唱了”,她说。

  在美国,王菲荡涤了逢迎香港听众而带给她的污浊之气,听了很多西方流行音乐,也找回了自信。在此期间,她发表了粤语专辑《Coming Home》,其中《容易受伤的女人》获得强烈反响,一举获得港人承认。1993年,王菲回港,并发表了《十万个为什么?》,虽然封面署名还是“王靖雯”,但她已经越来越多地以“王菲”本名面对媒体,也会以本名出现在词曲作者中。“双轨”运行的混乱模式,被认为是她有意“挖掘自己”,主动褪去虚假的商业音乐幻象的表现。当然,这是倒叙手法,当时的原因,也可能仅仅是王菲式的“就是好玩儿”。

  2、向另类女歌手的蜕变

  借助《十万个为什么?》,王菲在唱片制作中掌握了更大的选择权,专辑名称就带着强烈的大陆文化背景,香港听众实际上并不知道这六个字还有弦外之音(大陆家喻户晓的科普丛书)。她首先翻唱了另类女歌手Tori Amos的《Silent All These Years》,中文版名为《冷战》,由林夕再填词,成为了一首90年代流行乐杰作。王菲的演绎为原曲添上了更细密的东方女性气质,微妙的喘息之机成为加分留白。王菲的名字上,开始有了“另类”的光环笼罩。

  从这张专辑开始,王菲专辑的音乐性有了越来越多的可书之处,每一张专辑都带着令大众闻所未闻的流行乐表现方式,每张专辑都有提高她唱片界地位的作品,每张专辑都成为了她走上天后之位的一级台阶。

  《胡思乱想》带有很明显的英伦音乐风味,其中王菲翻唱了爱尔兰乐队The Cranberries的《Dream》,中文名《梦中人》。尽管气息吞吐实际上与该乐队主唱Dolores几乎毫无二致,但这种独特新鲜的发音方式令华语听众目瞪口呆。同张专辑中,还有窦唯创作的带有内地新音乐风格的流行曲《誓言》,流畅清丽,也明显体现了当时窦唯受到的英伦音乐的影响。另外,《梦游》亦为佳作。

  《天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王菲嗓音的空灵感,《天空》、《眷恋》、《矜持》等歌曲纯真得无以复加,“吟唱”这一形容词在王菲的推动下,被乐评人和听众重新发现。黄舒骏的《天使》,和再次出现的窦唯《誓言》,为专辑的节奏加入了些许变化。

  《讨好自己》有一个讨巧的专辑名,说唱《出路》折射了当时香港的97心态,《为非作歹》、《飘》等乐队编曲的作品深具现代气息,与传统港乐明显区别开,尤其前者的邪气、可爱与无奈并存的气质,也在一定程度上丰满了王菲的公众形象。这一形象与众不同,又在大众娱乐的体系之中。本张专辑中同时亦有《爱与痛的边缘》、《平凡最浪漫》这样的传统流行曲目。《平凡最浪漫》的推出当时没有什么反响,但多年后这首歌的普通话版《最浪漫的事》突然流行,证明了其二流作品亦有流行潜力。

  随后推出的《Di-Dar》,和《天空》一样都采取了两字歌名。《Di-Dar》同样拥有邪气,《迷路》、《暧昧》和刘以达的《流星》都成为了谈论香港流行乐绕不开的作品。在1994到1995年的两年间,王菲推出的专辑不少于7张,其中曲目或有重复,但其高产和高质却无可否认。那时王菲的精力特别充沛,在北京、香港的几个创作团队间游走,与不同风格同时进行合作,而又游刃有余,也为歌迷出产了一张张精彩作品。

  1996年,王菲发表了距离主流流行乐坛最远的一张专辑《浮躁》,这张传奇作品由窦唯和张亚东团队制作,受窦唯《艳阳天》时期的影响,极度淡化歌词,强调碎片式意识。《分裂》、《想像》带着4AD仙乐后朋代表Cocteau Twins的基因,《浮躁》、《野三坡》是“北京式英伦乐”的延续,王菲自己词曲的《无常》是Cult版的《又见炊烟》,《堕落》、《末日》、《扫兴》更超出了主流流行乐的想像边界,一个个脆弱、神经质又邪恶的音符将无望串起,末世狂欢,众生颠倒,王菲在这里变得不像一个歌手,更像是梦境中出现的画外音。

  《浮躁》是一张不属于香港流行乐序列的唱片,自然遭到了销量惨败,却收获了评论界的高度赞扬。王菲对于香港乐坛的创新也到此为止,她将90年代初兴起的另类女声,和个人偏好的Brit Pop及部分Dream Pop元素成功地植入了自己作品并取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香港流行乐的秩序。《浮躁》之后,王菲转投百代公司,其后的几张专辑虽然更成熟、精致、动听,虽然她的演唱已臻化境,但从此开始,王菲的赤子之心却难以得觅,与此做出交换的,是得到了三张(或四张)主流流行乐坛的经典之作。

  3、精致成熟的天后

  1997年,发表同名专辑《王菲》,其中拥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名曲《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一首英式摇滚流行曲《闷》,歌词中折射的态度成为世纪末女性主义的代言与研究样本。专辑中还有《人间》、《我也不想这样》等琅琅上口的打榜金曲。

  1998年的《唱游》中编曲极富层次,《感情生活》、《色诫》有着既诡异又动听的曲调,《醒不来》、《你》、《飞》等一系列民谣小品增添了情趣,专辑的整体氛围既温暖又梦幻,其中最热的单曲是《红豆》。这首缠绵情歌中的一句词“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有政治不正确嫌疑,在中央电视台现场演唱播出时字幕被改掉。

  同期,王菲举行了“唱游”系列演唱会,这一系列的演唱会上,王菲处于她的巅峰状态,从歌曲储备到乐队支持,王菲拥有的资源在华语音乐圈最为星光熠熠,令人啧然。同期出版的王菲“唱游大世界”演唱会录音,是王菲最好的现场录音版本。

  1999年的《只爱陌生人》,封面是王菲最为性感的一次,粉底下着黑色皮衣的王菲欲拒还迎。世纪末欧陆电子乐热潮正方兴未艾,《精彩》即为王菲团队的一次电子乐尝试。在这张专辑里,王菲继续同时进行着与北京与香港制作人的合作,专辑中既有指南针乐队吉他手郭亮的作品《催眠》,张亚东的作品《只爱陌生人》,也有香港方面C.Y.Kong的《开到荼蘼》、《百年孤寂》和Adrian Chan的《蝴蝶》,多种流行曲式糅为一体。当时的王菲正经历窦唯婚变,媒体对其私生活的关注,多于对其音乐的关注。

  2000年的《寓言》本应分成两张专辑,前五首三字歌曲是一部张亚东制作的流行爱情史诗五部曲,这五首作品本应单独成集,但势必会成为《浮躁》二世,因此,五部曲后话锋一转,后半部分专辑又成了港式流行的延续。其中《再见萤火虫》为音乐性佳作,《不爱我的我不爱》、《你喜欢不如我喜欢》等歌名再次成为话题。

  这四张专辑构成了王菲居天后之位时的专辑基调,即京港两地杂糅的品质流行乐,一首K歌金曲,再结合话题性歌曲。此时王菲的唱腔极其成熟,难有同行可望其项背,王菲作品的音乐品位挑战大众的听觉习惯,又并不过火地冒犯,成就了复杂而迷人的气质。但这时王菲的专辑整体感已经无法与《天空》、《浮躁》时相比,尽管在商业上取得了更大成就,但在音乐思路的先锋性上已经大有退步。

  后来的《王菲》(2001)与引退前的《将爱》已无可大书特书之处,不过不失的两次例行作业而已。从1989年赴港到2003年引退,走过14年职业歌手生涯的王菲,从对邓丽君的模仿、对关淑怡的靠近开始,走出了一条在个人趣味和大众趣味中间的平衡之路,最终成就了个人独特的偶像地位。王菲的创新并不彻底,不会令有识之士拍案惊奇,她的成功既包括音乐的成功,也包括市场操作的成功,也包括其复杂的个人气质作用,但归根结底,都来自她超出大众趣味的那恰到好处的一点点。

  4、王菲留下了什么

  说王菲结束了一个时代并不过分,她的引退与港台流行唱片界的衰败恰好契合。她退出之后,港台音乐界的好年景不再,台湾的创作歌手周杰伦独力支撑,香港方面唱将只有陈奕迅能兼收票房与评论界的赞扬,女歌手方面则一片惨不忍睹。王菲似乎成为了一个长达14年的特例,因为她留下的东西再没人拾起。

  曾经的主流流行乐有一部分能够包容一定程度上的另类音乐,但近年间,主流流行乐已经没有在音乐性上与小众音乐、独立/另类音乐分庭抗礼的能力。王菲敢于大胆将欧美乐坛中与自身契合(但可能与预期的听众背道而驰)的部分为我所用的勇气,似乎再没有出现在主流流行乐界,随着2004年以后独立乐队的盛行,这种分野变得更加清晰。由于唱片业赢利能力的下滑,唱片业更少将钱投在有风险的音乐项目上,主流乐坛一再退却,变得无比保守,对新人的挖掘能力也每况愈下,流行乐品质一再降低,如今连一个唱功仅仅及格的新人都会受到大家瞩目,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张亚东所说“一个字一个字拼效果”的情况。乐坛逐渐萧条,明星数量大不如前。

  王菲留下的,是一个“个性歌星称王”的传说,这一结果符合多数人的愿望,但并不符合普遍的商业规律。王菲留下的,是十余张大碟与无数巧立名目的精选集,与她签约过的所有唱片公司都因此获利颇丰。王菲留下的,是香港流行乐黄金时代的最后背影,她代表了流行乐制作的最高水准,代表了歌手最高水平的歌唱表现,也代表了娱乐行业的话题巅峰。

  流行乐坛的黄金时代结束在90年代,在新世纪初苟延残喘,随后死去。好在录音制品可以留存,可以横跨时代,好作品更是历久弥新,尽管今天的流行乐听众距离90年代的喧嚣热闹已远,但尘埃落定时,更能有心绪仔细品鉴来自旧日的洪钟大吕,自然也能在寒冬中盼望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